聊一聊AI

date
Apr 21, 2023
slug
talk-about-ai
status
Published
tags
随想
summary
type
Post
notion image
按照fancy的做法,我应该打开chatGPT,让它帮忙来写这篇随想。但最近我确实看过,听过,也想过关于AI的一些事情,有一些自己想说的话,于是自己动手。这或许就是AI与人最大的不同吧:AI是理性的,人往往是随性的。

全局观

1、认可和接纳

从去年stable diffusion火爆绘画界开始,这一波AI的浪潮就没有停止过。当人们用扩散模型,在消费级的硬件上,就可以做出比肩优秀画师水平的作品起,我个人是觉得绘画或者说插画届,已经敲响了丧钟,如同当年,AlphaGo对围棋的颠覆一样。虽然有各种说法,试图证明AI加持下的围棋,依然生机勃勃,但味道肯定是变了,好比当年的柯洁苦练棋力,图究天人之际,这是下棋;今天的柯洁,直播撩妹,嘻嘻哈哈,也是下棋。没有对错,但终究是变了。《摩托车修理之禅》里面描述过,人们会拒绝技术的革新,拉横幅,抗议新技术带来的种种变化,会认为老旧的技术和关系才是安全的。而AI浪潮下的今天,对此漠不关心,或者冷嘲热讽的人,其实都是《禅》书里面的现代表现。我们在当下看那个时候的工人,拒绝机器和设备,会觉得很荒谬。若干年后,未来的人们看我们对今天AI的消极想法,或许也会有同感。
所以对于AI,我的观点是:认可和接纳。要怀抱开放的心态去拥抱AI,去感受AI的好与坏,只有感受到了,才有进一步判断的能力。

2、有限参与

不仅仅是推特上各路大神的个人项目飞起,也不仅仅是各个大公司竞相推出自己的LLM,更不仅仅是股市的那一根根飞扬的红线。如果身处技术圈子,天天被各路信息轰炸,可能觉得AI革命已经到来,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。但我的看法是有限参与,特别是对于个人而言。首先,直接大模型的生成肯定不是个人或者一般小公司的菜,对于个人来说,更多的是如何利用模型的问题。对于某些场景来说,当前的GPT式AI可能带来了交互的变革,但是大部分场景是没有办法直接吃到这个红利的,比如,我等制造业。但依然如前所说,还是需要保持关注,理解当前利用GPT解决问题的方式,熟悉新鲜的玩法。

3、祛魅

AI不是万能的神,当前GPT所表现的种种也不是他神迹的显现,甚至我们都不应该把AI当做解决问题的银弹,或者方法论。陈然,大模型通过学习大量的数据,可以涌现出我们无法预料的能力,但是它依然无法突破信息论的边界。哪怕存在这种完美的模型,它学会了世间的万物,它依然需要足够的编码输入才能够理解我的意图。对于复杂的任务或意图,只能试错迭代,或者人为的划分或者引导,总之一句话,人不可能让AI直接明白自己的意图。这个中间,一定有某种信息编码的环节,自然语言是,代码也是,复杂的需求对应复杂的编码,不管什么途径都没有办法避免。所以,哪怕在将来,只要人的需求是主体,那么人的工作依然重要。

个人使用

对个人来说,当下的AI是一种高效的工具。有人说淘汰你的不是AI,而是会用AI的人,我十分认可。所以在工作或生活中,我尽量把AI引入到流程中:
  1. 编码中使用copilot协助补全代码。这个的体验是绝对的爽,特别是对于模式清晰的补全,几乎不需要额外的修改;另外,利用copilot学习新的编程语言也是效率十足,它能够给你一种老手的幻觉。当然了我们才是掌舵者,copilot会出错,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就应该如它的名字所言——一个反应敏捷的副手。
  1. chatGPT替代google和StackOverflow。虽然现在chatGPT又是ban IP又是封号,但我依然为它买了VPN。直接就需求提问,然后得到答案的方式太amazing了,不管是冷门的行业知识(我超快激光器行业),还是一般的编程问题,几乎都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回答。然后具体的细节,可以根据GPT的提示,通过google得到更详细的文档。刚开始接触这种苏格拉底式的求知方式,会很不自然,但慢慢熟悉后,就变得离不开了。
  1. chatPDF读文章。最近的面试,我就直接扔给chatPDF,让它根据简历出题了,感觉还行。然后用它来读paper也是效果不错,领域类的文献,通过它的总结,可以极大的提高效率。
前两个星期,我老婆公司员工培训,她们是很传统的制药行业,结果都培训了chatGPT的使用,这让我大为震撼。想想我们自己公司内部,很多专门做研发的同事都对AI不感冒,我觉得挺惋惜的,我也只能尽己所能,游说一个算一个了。

未来

有人说,未来是人负责决策,AI负责提供方案,就类似老板和下属的关系,我是部分认同的。这种划分是根据做事的流程来实现的,理想情况下,我们确实可以只把AI作为下属或秘书来使用,但这应该只会是一个过渡状态,或者是某些场景下的配合方式。我的看法是,AI不仅能够提供方案,也能够负责决策。人总是爱谈做决策就需要负责,而认为AI不能负责,我不这么认为。因为AI可以对方案的效果做评估,那么最理性的方案AI其实是已知的,能力不是核心,人是否下放权力才是。参考人类近代以来,自动化程度的进展,这个下放是必然的——至少大部分领域。所以,我的看法是:人与AI分类自治。大部分的领域,会由人部署的AI治理,方案和决策都是AI的;剩余的领域由人决策,AI辅助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这个大部分的领域会越来越大,直到某个奇点。
我是一个相对悲观的人,宇宙会灭亡,地球会灭亡,人类也会灭亡,所有的岁月与文明,都是大爆炸后,涌现出的一首赞歌,而随着时间的扩散,就好比绚烂的墨汁在水中绽放而出的多姿图案,最终隐没于无尽的热寂之中,不留半点痕迹。

© ash 2021 - 2025